集团要闻

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集团要闻 >> 正文

宋志平应邀出席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创新论坛并作主题演讲

发布日期:2017年12月19日 作者:中国建材集团

12月7日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,会议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、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共同指导,著名经济学家、相关政府官员、驻华使节和知名企业家出席。鉴于对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企业布局“一带一路”的深入研究,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论坛,并作从“走出去”到“走进去”的专题演讲。

以下为演讲全文:

从"走出去"到"走进去"

各位嘉宾、女士们、先生们:

大家好!结合今天论坛“一带一路”的主题,我和大家分享三方面的观点。一是我们有哪些优势,二是我们该如何“走进去”,三是我们的一些做法。

我们有哪些优势

中国的企业在一带一路“走出去”过程中,和发达国家的企业比有一些明显的优势,主要有三点:第一,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产业的承接性很好。过去改革开放40年,中国在城市化、工业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,我们在建筑材料生产、基础建设能力等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。目前我国基础建设已越过高峰期,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基建方面的需求正好处于快速上升期,我国企业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有很好的承接能力,而发达国家建筑材料、基础建设是一个夕阳产业,已经有二十年左右的衰退期了,这方面企业的能力和竞争力远不及中国公司,因此我们到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去发展,承接优势很明显。第二,我们技术、装备的性价比非常好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们的技术是中高端水平,而价格比较合理,同样的设备,我们的价格大约可以低过发达国家企业的20%-30%,而且中国的装备也很适合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企业的使用。第三,我们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关系,而是合作和互?关系。我们在这些国家往往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,如果当地有很多强有力的企业参与竞争,我们就很难进去,我们做的他们做不了,而他们能做我们尽量给他们做,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补关系。这些年,中国建材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开展项目,始终保持和当地企业的友好合作。

我们该如何“走进去”

中国企业该如何走进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中国企业在“走出去”的时候,要特别注意和这些国家的融合,需要包容,做到互利双赢,这样才能由“走出去”变为“走进去”。今年5月召开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,习总书记强调“丝路精神”就是要和平合作、开放包容、互学互鉴、互利共赢,把融合的文化带进去。

中国建材“走出去”遵循三项原则,一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;二是与当地企业友好合作;三是为当地人民服务。今年6月,我到赞比亚进行调研,赞比亚副总统当时问到,“宋先生,你们公司为什么要来赞比亚?”我和她讲了中国建材的三项原则,这位女总统说到:“我们特别欢迎中资企业来投资,但也担心自己当地的企业被挤垮,很希望你们能带领我们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。中国建材就是要这么做,我们非常高兴。”

赞比亚项目现场

前两天我刚从埃及出差回来,我们在埃及开罗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水泥项目,是6条日产6000吨的水泥生产线。这个项目由中国建材实施总包,把土建工程分包给当地几家公司,工地有上万名员工,中国员工2000名,当地员工8000名。中国建材提供大型装备和安装服务,当地公司主要做基础建设,基建工作全部交给埃及当地公司做,他们做得不错,我们节省了一些成本。由于有埃及公司的参与,该项目在当地很受欢迎,我们比较容易了解当地的一些治安情况,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应对。

埃及六条大型水泥生产线现场

中国建材在赞比亚建设产业园,先为当地居民打了100口井,投入150万美元捐建了1所学校、1家医院,当地政府和居民都特别高兴。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,我们为赞比亚艾滋病基金会赞助了5万美元,总统特使、中国驻赞大使夫人等都出席赞助现场,电视台、报纸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。为当地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,更有利于我们“走进去”,否则我们可能“走出去”还会“走回来”。我们企业在“走出去”时,一定要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,实现互利共赢。

“共同抗艾、拥抱健康”慈善捐赠活动

我们的一些做法

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65%的水泥生产线是由中国建材提供的。过去十年,我们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建设了312条大型水泥生产线、60条大型玻璃生产线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建设、技术、装备等大多是由中国建材所提供,这是我们过去所做的工作。但面临新的发展阶段,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,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。

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。他们需要设备和装备,我们就做EPC,把工程服务做好;他们资金不够,需要投资,我们就可以在当地投资建设工业园;现在工厂自动化程度都很高,非洲很多国家建成工厂后,当地人不擅长管理,我们就可以提供包产运营管理。以埃及6条水泥生产线为例,我们建完后包产运营10年,每年能产生可观的效益,由我方派600人参与管理,这就是我们正在大力推广的智慧工业服务模式。

这些国家大多没有技术标准,我们可以和当地联合成立国际实验室。中国建材集团目前拥有26家院所、18个标准委员会、3.8万名科技工作者,不仅要为中国建筑材料行业做技术支撑,还要为“一带一路”上整个建材的技术体系提供支撑。我们在埃塞俄比亚、哈萨克斯坦等不少地方都成立了国际实验室,帮助他们提高当地的技术和研发水平,同时逐渐建立当地的一些产品标准。

此外有些国家的企业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有了产品还不会销售。我们的做法是在当地成立销售公司帮助他们销售产品。比如坦桑尼亚一家水泥厂,没有销售渠道,中国建材就在当地建立销售网络帮助他们销售水泥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不仅是投资、卖设备等问题,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多方面帮助,这样,中国建材就成了一家全球建材产业的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。

按着这个思路,中国建材集团提出了“六个一”的发展目标,即到2020年,我们要做“六个一”。建设10个迷你工业园。针对当地资金不够、又需要建设的地方,我们建10个迷你工业园。现在已建好四五个产业园,效益都非常好;建10个海外区域检测认证中心。不单是针对一个国家,也可以是一个国际区域,我们建立国际综合性检验认证机构,帮助当地企业提高技术水平,制定相应标准;建立10个海外仓。我们计划在全球建立10个大型中国建材产品的集散地,把中国好的建筑材料放在那里,再分销到各地去。比如中国建材在迪拜的海外仓,面积5万多平米,不只中国建材自身用,各个省份也都在用;做100个EPC项目。未来三年还要做100个水泥、玻璃厂的工程总承包项目;做100家工厂的智慧工业管理。管理一个大型水泥厂,如果一年能有2000-3000万元的利润,那么管理100个工厂就能有20亿—30亿的效益。建设100家建材连锁分销中心。20年前百安居进入中国的时候,就是中国建材引进来的,北京的百安居是中国建材和英国B&Q合资建设。现在中国建材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已经建了二十多家的建材超市,在坦桑尼亚的达市就建了三家。在中国,我们建材超市的规模都比较大,一般有两三万平米,而在非洲就没必要建这么大,3000—5000平米就比较适合。

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,因此我们要想清楚,要布好局。有人问我,“一带一路”去什么地方最好呢?我认为有七个地方值得去,一是非洲,比较好的是东南部非洲,二是南美,三是中东,四是中东欧,五是中亚,六是南亚,七是东南亚。最好的地方是东南非州、南美、东南亚这几个地区,中国建材进入的都比较顺利,其他地方也都在积极推进。整个“一带一路”上沿线国家都有我们的市场机会,但这几个地方是中国建材重点的沿线布局。

上一条:中国建材集团召开2017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产研对接现场交流会 下一条:曹江林赴云南省昭通市考察调研定点扶贫工作

关闭

冀ICP备17011268号-1  版权所有: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河北总队

河北省保定市瑞祥大街463号,电话/传真:0312-5955686,邮编:071051  

本网站及网站声明,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。
任何有关本网站和网站声明的争议,应由地勘中心河北总队住所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。